|
葉片技術
來源:國家能源之聲
時間:2025-04-15
3月底,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動力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關鍵技術”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標志著項目團隊攻克了我國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核心技術瓶頸,為我國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什么是“大型柔性葉片”?
大型柔性葉片通常是指長度超過100米,具有較大動態變形能力的輕量化風電葉片,以項目研制的115米葉片為例,可同時容納近300個成年人并肩站在上面,風輪掃風面積達到4.3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在配套10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情況下,風輪轉一圈可產生21.6度電,單臺機組一年能產生約3000萬度電,可滿足8500戶四口之家一年的日常使用。
為什么要研究大型柔性葉片關鍵技術?
隨著風電葉片越來越長、越來越柔韌,一個關鍵的技術挑戰隨之出現:當風吹動葉片時,葉片會發生彎曲變形,而這種變形反過來又會影響風的流動,形成復雜的相互作用,這就是氣動彈性耦合效應。極端情況下,這種效應可能導致葉片劇烈抖動甚至失控,就像飛機機翼的顫振一樣危險。為了解決這個制約風電大型化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項目專門針對大型柔性葉片的氣動彈性設計展開攻關。
關鍵技術突破
自主開發首個國產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動態模擬軟件,填補了國內葉片分析軟件的空白。
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模擬軟件架構,搭建國內首個大型柔性葉片顫振的風洞試驗平臺,成功觀測到旋轉葉片縮比模型的顫振現象,填補行業空白。柔性葉片風洞試驗多目視覺測試平臺。
自主研制我國首款基于氣動彈性穩定性的大型柔性葉片設計優化國產軟件平臺。大型柔性葉片設計優化軟件平臺架構。
構建國內首個國產化百米級葉片設計、制造、測試、驗證全鏈條的閉環技術體系。項目葉片現場掛機示范驗證
該項目有何意義?
項目突破了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耦合動態模擬技術和顫振“預測-試驗-抑制”方法,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葉片氣動彈性分析和優化設計軟件,有效推動我國風電技術迭代升級。項目研制并掛機驗證的115米大型柔性葉片,多項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項目申請發明專利50項,培養研究生30余人,相關技術成果可推廣至更長葉片的研制與批量應用,為我國風電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作為全球最大風力發電企業,國家能源集團將以“1331”科技創新戰略為引領,系統總結“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關鍵技術”項目的成功經驗,持續深化風電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為推動我國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國際風力發電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風力發電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注明“來源:國際風力發電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國際風力發電網,轉載時請署名來源。
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
風電頭條 12小時前
風電頭條 12小時前
風電頭條 12小時前
圖片正在生成中...